張鋒剛入行時,是管道局職工學院的一名教師推拉門密封條,學機械設計畢業的他在教課之余,當時也參加局里大型石油儲罐自動焊機的課題研究,可能是個人性格或閱歷所致,當時的張鋒對于人情世故就是有那么些許的木訥。
▲張鋒(中)始終注重創新
“我從不請客吃飯,當時的邏輯很簡單,推拉門密封條我是農村出來的,家庭條件不好,工資不高,我請不起別人,別人請我也不去,推拉門密封條把工作干好就行,其它的事不參與。別人說我犟,我也不放在心上?!边@是張鋒的心里話。時間久了,身邊人也就習慣了他做人行事的風格,自然而然地大家都覺得,張鋒這樣才是正常態。
張鋒打骨子里的犟勁兒,在工作中的反映則是對科研工作的執著和認真,不論經歷了怎樣的失敗,但依舊堅韌的做著這一件事推拉門密封條,保持對管道自動焊的研發熱情,也正是這股韌勁兒,得到了身邊同志們的認可。
“拼命三郎”的煩惱
2006年,印度東氣西輸管線開工在即,推拉門密封條為了適應工程1219毫米管徑的要求,需要對現有的坡口機和對口器進行重新設計改造,張鋒臨危受命。那段時間他猶如“拼命三郎”,吃住在車間,半個月完成圖紙設計推拉門密封條,隨后馬不停蹄地尋找加工廠家,不到3個月就完成了24臺坡口機、12臺對口器的交付任務,確保了項目如期開工。
▲帶領團隊完成了一項又一項重大課題攻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