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機組首先前往山西,穿梭于太行山脈,塑鋼窗防水密封條檢測工作如期進展。在山脈和隧道處,大約500斤設備需要搬運進入現場,1000米的運距,3個老師傅很難搬動。為了滿足施工的要求,他們根據以往經驗,用扁擔和繩子把設備一步一步的抬上山。
三人團隊開個小會
到了現場之后,每道口需要進行5次透照塑鋼窗防水密封條,每次就得1小時,加上貼片和對焦時間,整體算下來,一道口的檢測時間需要10個小時。離開工地,還得需要對底片進行沖洗,出具檢測報告,一天下來需要工作13小時以上。這么長的工作時間對于50多歲的人來說,不容易!
邢春田師傅可是個多面手塑鋼窗防水密封條,他不僅要配合項目經理做好現場施工的整體協調,還要在管溝里實際操作,雖然上下管溝的動作看起來已不再那么利落,可是操起設備,干起活,他那份執著與專注,比年輕人勁頭兒還足。
在整理設備的邢春田
除此之外,他還負責施工過程中的資料收集和歸檔,塑鋼窗防水密封條兼做項目文控員。為了快速將準確的測報告交到業主手里,他經常在辦公室通宵工作,困了就在辦公室的臨時小床休息一會兒。
參加過1998年蘇丹工程的員工都知道,塑鋼窗防水密封條當年蘇丹保安在拆裝自動步槍時走火,把顧洪林的腳射穿,顧洪林是唯一一個在工程上受槍傷的員工。
工作中的顧洪林